理论园地

政治协商会议

发布时间:2017-10-23   资料来源:

简称“旧政协”。1946年1月10日至31日,由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在重庆举行的协商政治问题的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和前途:蒋介石国民党企图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持其一党独裁;全国人民要求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的新中国。鉴于中国人民和世界和平舆论的反对,同时国民党发动内战也需要时间准备,蒋介石同意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1月,周恩来赴重庆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王世杰谈判,提出召集党派会议的协定草案,王世杰不同意“党派会议”名称,双方经过协商同意召集有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于1945年8月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了43天的谈判,签定了史称《双十协定》的《会谈纪要》,决定“由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请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事”。1946年1月10日,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38人,国民党代表8人,共产党代表7人,民主同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代表9人。由于中国共产党团结了各民主党派,而一些民主党派的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在会议中也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通力合作,使会议在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和平建国纲领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宪法草案问题和军事问题等五项有利于人民民主的协议后,于31日闭幕。政协五项协议的通过,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及其奉行的内战政策,再一次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会议成果虽很快遭到国民党的破坏,但它无疑是中国和平民主力量的重大胜利。